推广 热搜: 头套  口罩  手套  服务  安全  山西    杜氏番茄  储物柜  黄酒 

上海驻京服务点揭牌,服务更多京企来沪投资兴业

   日期:2023-03-25 20:24    
核心提示:3月23日,在以双城合璧,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23上海北京投资合作推介会上,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平表示,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。2022年GDP达到4.47万亿元,跻身纽约、东京、伦敦等全球城市第一方阵,并继续排名全国城市之首。2022年,上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。其
 3月23日,在以“双城合璧,共创未来”为主题的2023上海·北京投资合作推介会上,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平表示,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。2022年GDP达到4.47万亿元,跻身纽约、东京、伦敦等全球城市第一方阵,并继续排名全国城市之首。2022年,上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。其中,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到1.7万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%;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.4万亿元,三大先导产业领域人才占全国的比重分别高达40%、20%和34%。

在集成电路领域,中芯国际、中微半导体、上海微电子等一批领军企业,在EDA、装备、材料、代工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。在生物医药领域,仅2022年,就新增获批4个1类国产创新药,8项医疗器械产品通过国家创新特别审批程序上市,实现多个“全球/全国首创”。

在人工智能领域,出台了国内首部省级人工智能地方性法规,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。在重大装备领域,上海为全国屡屡贡献“大国重器”,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首架交付,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号下水,首制大型邮轮今年交付。

刘平表示,面向未来,上海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、业态结构和动力结构,加快形成“2+(3+6)+(4+5)”的现代产业体系。其中“2”,是推动传统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、绿色低碳转型两大转型;“3+6”,是大力发展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和电子信息、生命健康、汽车、高端装备、先进材料、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;“4+5”,是着力培育数字经济、绿色低碳、元宇宙、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产业和未来健康、未来智能、未来能源、未来空间、未来材料五大未来产业方向。

推介会上,9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,投资上海·虹口北京服务点、投资上海·闵行北京服务点揭牌成立。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帅、闵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锐分别作区域投资推介。

驻京服务点将发挥桥头堡作用,进一步扩大招商辐射范围

在接受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等媒体的群体采访时,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王东表示,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、文化中心、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。在高精尖产业领域,是上海对标学习的榜样。北京和上海都是科技创新中心和经济重镇,都承担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任务,在推动重点产业发展、科技创新等很多方面都需要相互对接、相互支持。

近几年,上海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正加快构建“2+(3+6)+(4+5)”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需要大批企业、人才、资本共同加入到上海的产业发展中来。设立驻京服务点,是上海积极转变招商理念、扩展服务半径、优化招商服务的重要举措。

王东表示,驻京服务点将充分发挥地处北京桥头堡作用,第一时间捕捉北京重点企业、重点商协会的投资信息,推动信息共享,资源互补,进一步扩大上海在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区的招商辐射范围,服务更多的企业来上海投资兴业。

“驻京服务点的揭牌成立,标志着上海面向北京精准招商迈出了坚实一步。将依托驻京服务点搭建的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,开展洽谈合作和招商推介活动,吸引更多高精尖企业和项目落户上海。”王东称。

持续推出改革举措,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

谈及上海在抢抓新赛道方面的布局,王东表示,上海已经着眼抢占数字经济、绿色低碳、元宇宙、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产业,出台实施了一批行动方案。绿色低碳领域,重点推动“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装备、新能源”五大领域发展。元宇宙领域,重点推进链接、交互、计算、工具、生态“五位一体”布局。智能终端领域,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、服务机器人、智能家居、智能穿戴、虚拟显示等。

“面向未来5-10年,我们提出培育未来健康、未来智能、未来能源、未来空间、未来材料等5大产业集群,布局脑机接口、基因和细胞治疗、智能计算、6G技术、新型储能、深海探采、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前沿领域。”王东称。

提升营商环境也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工作。王东表示,2023年上海召开的新年“第一会”就是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,发布的第一份文件就是《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》。这份行动方案还有一个别称——上海优化营商环境6.0版行动方案,推出了27大项195小项任务举措。上海从2018年起连续6年出台了6个版本的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,每一年的新版本,都是上一版的升级迭代,通过持续推出一批含金量高、市场主体获得感强的改革举措,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。

据了解,在世界银行《营商环境报告》中,上海作为中国样本城市之一,贡献了55%的权重,助力中国排名从2018年的全球第78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31位。截至2022年底,上海市每千人企业数量增加到111户,位居全国第一。

高度重视人才的引领作用,促进城市与人才“双向奔赴”。

人才是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资源,上海在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方面做了哪些努力?

对此,王东表示,人才是上海最大的优势,上海高度重视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,促进城市与人才“双向奔赴”。

在顶层设计方面,形成了“1+3+1”产业人才制度框架,即1个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、3大先导产业人才培育专项、1个紧缺人才开发目录。上海坚持“产业+人才”的工作定位,以高水平人才集群支撑先进制造业集群,发布《关于新时代上海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制定实施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人才培育专项,会同相关部门编制了《上海市重点领域(产业类)紧缺人才开发目录》。

王东表示,在工作推进中,注重以产业需求为牵引,加快产业人才培养步伐。一方面,专项培优建立梯次人才队伍。在市人才办支持下,牵头设立“产业菁英”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,并通过高技能人才培养资助、评选表彰和技能大赛等形式,培养锻造优秀产业工匠。另一方面,产教融合加大产业人才供给。协同市教委,启动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;协同市发改委,推荐行业领军企业成为产教融合型企业;协同市人社局,建设认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。

此外,还有面向外籍人才的浦江人才计划,以及各类科技人才计划。如针对顶级原始创新、大科学计划团队,有高峰高原计划;针对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,有启明星(扬帆)计划。此外,还有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计划、人才发展资金等。

“上海有包容的人才引进政策。高端人才,我们有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。一般人才,我们有应届生落户、留学生落户、居住证等政策。特殊人才,有绿色通道政策。外籍人才,从工作许可、居住证,到永久居住证、中国绿卡,一应俱全。”王东表示,目的就是,让每个人都能安得其所,享受到相应的保障和便利。对于企业家等特殊人才,还有一些特殊政策,可以一事一议,确保大家可以在上海安心发展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乡村振兴

推荐图文
推荐乡村振兴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京ICP备13017153号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联系方式